欢迎光临广西信息港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河南博爱:小乡村迎来8万游客

10月8日,中秋国庆小长假刚过,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,乡村游余热还未完全散去,午后时光,仍有不少人前来参观游玩。

这个中秋国庆假期,博爱县西张赶村可谓是“狠狠地”“火”了一把——常住人口300余人的小村庄,迎来游客8万余人次,高峰时一天客流量达1.2万人次!

为啥这个小村成了“热门”,上了“热搜”,迅速“出圈”,成为全市网红打卡地和流量高地?记者一探究竟。

西张赶村是中国北方的小山村,位于河南焦作博爱县西部,处太行山下,但这个小村却有着在南方才能见到的大面积竹林,还有自己的“水系”——村东的泉水河,颇有江南竹林水乡韵味。

博爱县历来有“太行山下小江南”美誉,有世界上纬度最高、面积最大的人工竹林,是我国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

今年9月,博爱县委全会召开之后,该县明确了“一城一乡一都一枢纽”发展定位,依托其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深厚的竹林七贤文化,启动“竹林水乡”工程建设,进一步叫响“太行竹林水乡”品牌。

西张赶村以乡村建设为抓手,与项目建设、文旅融合一体推进,以乡村建设促乡村振兴。有了科学规划、理论、目标,西张赶村日夜赶工,迅速推出了“竹语步道”“故园”“幽篁”“石子河”“竹林书屋”等一个个亮点景观。

“我们村以前也有竹园,但外面人都不知道,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,这一个多月时间,这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20多亩的竹园有了雅称‘幽篁’,无数根斑竹遮天蔽日,300米步道蜿蜒曲折,晚上的竹园更是人间仙境,雾气、灯光、琴筝,绘就成一幅美好的山居图。”包村干部磨头镇副镇长张娟介绍,除了竹林、泉水,还有“老屋”,是该村一座保存完好的50年代的房屋,置身其中,让人一眼记起了乡愁。

“假期期间,俺村真是人山人海,文化活动、特色美食、文创产品等丰富的业态吸引焦作市游客争相打卡,借着‘人气’‘流量’,我们不少村民开始经营特色小吃、手绘、汉服体验等各类项目,俺村软糯香甜的的垆土山药也被大家熟悉了,都争相购买。村民们从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挣钱,吃上‘旅游饭’,大家都特别高兴。”村支部书记尚谷堆介绍道。

成果背后,是清晰的理念和路径。除了西张赶村,博爱县按照“全域推进、全面振兴、逐村规划、一村一策”的思路,通过政策融资、部门协同、财政配套等方式,为乡村建设注入“汩汩活水”。今年3月,博爱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建设示范县。目前,博爱县第一批6个示范村已成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。

将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旅相融合,以乡村建设促乡村振兴,西张赶村以竹林为“金山”,以石子河为“绿水”,正探索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的“双赢”模式,并成为该县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的生动实践。(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琚姣姣)
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广西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广西信息港 gx.zjx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